20250403:最近輸入中 ➸ 江賢二藝術園區、作家連署罷免、奧勒謀殺案、避雷展覽主辦

來到了期待很久的江賢二藝術園區開幕。

也許是過來的路上冷到壞掉,整個人已經迷迷卯卯,到了現場之後心情反而相當平靜,尤其是有兩個館已經見過面了。

而本次喜歡的,都和某種神性(?)感覺有關。以冥想室為例吧,當日人少,我能在此處好好待一下。有點忘了過去是不是有放地墊讓大家坐著,但現在沒放我也覺得是好選擇,只是來拍照的朋友可以很快就離開。

我認真想不起來之前是否有上方的開口,但現在這樣美極了。

新的承翰館我也很喜歡,上二樓大家都要拍一下的樓梯,也是神性。

而走上二樓後,整體很安靜的空間,光線也有特意調暗。不規則的正方形不會讓人有不適感,反而有特別合理的氛圍。在此我也發現了有一幅畫讓我特別喜歡——是江賢二老師的舊作,但我還能在舊作中發現「其實這個我很喜歡」,真心覺得很厲害。

然後就是這個天頂了。

總之,有很強烈的接引感。只是要接引去哪兒呢,我也不知。

回程路上是順風,車騎起來舒服多了,好希望是個明媚的藍天啊,看到灰灰的海真的會比較憂鬱些。之後應該兩三年來一趟,然後挑個五六月之類的。


【文章】「我沒有要拯救世界,盼化作石頭激起漣漪」:專訪楊双子談上千作家連署罷免不適任立委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看到罷團描述在街上遇到的對話,很常的一句是「你們太無聊沒事幹嗎」。

我心想,真的,沒事我也不想轉貼罷免相關的訊息時大學不熟的學長還來留言謾罵只好把他封鎖,沒事我也不想要一直暗示大學生外甥女記得要回去連署,沒事我也不想要一直關心進度,彷彿對我而言這世界沒別的事要做了,沒事我也不想要在冷冷的雨日上街遊行,只為了看起來有多一個人頭,有多一個人在乎這些。

昨天看到朱宥勳的這篇貼文我真的笑出來:

講點今早台灣文學作家連署,攝影鏡頭沒拍到的趣聞。
「寶島少年兄」的宜蘭擔當今天的主持人。

在記者會開始前,他用麥克風全場放送:
「各位作家們,感謝大家來到這裡。」
「我相信各位很少這麼早起,辛苦了。」
「記者朋友可以訪問各位作家,但請包涵,畢竟大家都很I。」
「今天的社交量,大概是I人作家們一年份的社交了。」

我們不是沒事幹,只是比任何人都珍惜得來不易的這一切。


【展覽】新藝術運動光影藝術展

因為要過期了,就算生病想還是去看一下。翡冷翠的展覽我一直不甚喜歡,當初看到展覽介紹因為有克林姆我還是被催眠下單。結果到了現場,前半場是個大型輸出,然後大型輸出解析度還不夠,實在讓人火大。但結合LINE的語音導覽算是做的很用心,我心想你這是用心錯地方了吧。

中段的「沉浸影像」則是參差不齊,有些有點想法,有些則很像學生用PPT做出的簡報動態。音樂非常隨意,古典樂放上來就是了,只有長度蠻讓人驚奇的,找了那麼多人來做這個段落,也是一種用心?

而最後的賣場也沒什麼好買的,虧我是有準備想要買買東西。寫這個記錄有點是要提醒以後看到某些主辦單位就可以跳過惹。


【聽歌】Moonflight / Iori Kimura & 木村仁星


【影集】奧勒謀殺案

這兩週病太久,看了些影集。當時我只想看些冷冷簡單的東西於是打開了這部,也沒讓我失望。這影集就和你熟悉的北歐影集一樣冷清,從頭到尾沒有什麼熱烈的戲份,本來以為要有什麼跨國人口販賣內幕,沒有;以為有場土地股權大戰後引發的殺人事件,沒有。都是平平靜靜的,甚至是有點意外的,人就死了。

女主因故從大城市調過來,一直都有種「我是一條流浪的小狗有人願意收留我嗎」的氣質,但,是一隻很獨立的小狗,沒有人收留我真的也沒有關係,因為身為一個警察,我真的很熱愛我的工作,而且就像所有的北歐人一樣,我是不會替自己多做解釋的。

寫到這兒突然覺得這影集比我印象中的還要更喜歡一些。


♯..♭..♯..♭..♯..♭..♯

推薦使用的筆記軟體:Heptabase ,點選後立刻試用。

經過許多嘗試後最適合個人學習記錄的工具。

♯..♭..♯..♭..♯..♭..♯

想留言可來IG:https://www.instagram.com/vannyma/

收聽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vannyyma/platforms

贊助謝謝泥~:https://portaly.cc/vannyma/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