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ar and to be heard.
20250410:最近輸入中 ➸ 看媽祖時哭哭、前同事訪談、Matt D’Avella 聊被討厭的勇氣
從花蓮回來後整個人緩緩的,沒做什麼大事,把家裡整理了一下家具位置調整了一些,丟了一些零食和過期泡麵——過期泡麵真的是很容易讓人忽略佔空間廢物。

想要好好寫寫自己這一次小旅行的心情,希望能夠找到對的說話頻率。在花蓮的最後一天我意外踏入了一家咖啡店叫「科雷精品咖啡館」,說實話只是經過時看外觀好美被吸引,但入門後一切都很舒服,雙人座位的桌子還是升降桌,方便打電腦工作——當下我想說要不要搬到花蓮好了,這樣的規格實在太驚人了。
燈我喜歡,大窗我喜歡,位子間的距離很夠……突然我發現他們在角落有設置了佛桌,以一個非常優雅又低調的方式,融入了這間西式的咖啡館設計,我駐足了一下,真的是我第一次看到能夠這麼完美貼合的安排。以往看一些家居影片偶爾帶到安置神明桌時都要放在小門裡面,但我總會想說,那樣可以嗎?神明應該會呼吸不順吧…..
路過的意外美麗,推薦大家也可以去花蓮時路過一下,可以先去吃個雞湯小卷米粉XD
【文章】歸仁天后殿 – 為什麼每年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就很多人報名,沿路就會看到很多哭泣的人,小編就是突來亂寫一下「信仰的崩潰」。
媽祖的繞境之所以會讓那麼多人在路邊掉眼淚,不是因為神做了什麼,而是因為神什麼都沒做。祂只是經過。但在那個「經過」的過程裡,某些人心裡的牆倒了。
所以他們不是因為看到神轎才感動,而是那一刻正好給他一個出口,讓他可以哭。這種哭不一定有意義,但卻有力量。它不是轉機,也不是回應,它只是提醒一件事:原來我們的信仰裡,還能容得下一點人味,一點崩潰,一點不是那麼堅強的自己。
有時候會想,我是一個從小被所謂「佛教」薰陶長大的人,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佛教,與其這麼講,不如說我相信有一個「更高的力量」,要稱之為宗教(無論哪種門派)也沒有不行。
我還記得剛搬家過來這附近時我去走了幾間附近的廟宇,很明顯的就會覺得哪些比較喜歡,哪些就挺無感。例如土地宮廟吧,我也從沒想過自己會這麼喜歡和他說說話,這次玩回來去拜拜,還會有種「怎麼好久不見」的心情。
我喜歡這篇貼文,因為寫出了一部分我的感受,有個「很強又很慈悲且溫柔」的信念是很棒的,因為自己可以被允許弱弱的,被給予力量,被祝福保佑。
【文章】人物》關於「我」的編輯哲學:寫詩的人鄭聿與他的貓道 | Openbook閱讀誌
當他身處編輯與經紀人位置,處理眾多創作者與其作品時,也感受到奇妙的抗力:「面對著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人,總是專注忙著去處理他們的需要與問題。」稱職的鄭聿對工作的真心投入,或許在不知不覺間,沖淡了「自我」的濃度。
刀刀是之前工作上的同事,在那段期間我們就是很好的「同事」,從來沒有一句私人的話,反而是他離職時有吃個飯,然後又隔了很久,去年初我們才約了一次,總之就是個絕對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當時他說要寫書還有重新出版舊作,一步一步就依照他說的完成了。我喜歡他的穩定感,然後見面時又能很放心的瞎聊。而願意不掩飾坦露自己的創作者我都非常敬佩,所以推薦看看這篇採訪。
【聽歌】Little Ray Of Light by Rich Brian
【影片】This book made me a happier person by Matt D’Avella
我第一次看 Matt D’Avella 的影片可能是幾個月近一年前,被推播到這支 I’m on my own again. 這影片約莫是在講他從一個獨立工作的Youtuber到組建了一個團隊,最後又決定回歸到一人的過程。影片中(相當)真誠的自剖,曾經如何追逐著數字,看著同儕一個一個壯大,覺得自己也非如此不可的壓力……但最後就是失敗,他沒辦法把團隊弄好,自己也過的很不快樂,所以決定結束。我之所以會說「(相當)真誠」的原因是目前有些創作者的風格是「讓」自己真誠,但 Matt D’Avella 會給我一種「只是」真誠的狀態,有點難形容,當然也可能是他做影片的技術高超,能夠呈現出一種RAW的動人質感,但總之我是買單了。
這支新片其實就是講《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幾年前我看了一次,其實挺喜歡的,最受用的大概就是課題分離吧,哪些是我的問題,哪些並不是。一直想要重看,沒想到看到這支影片出來,又有種可以安靜複習的心情。而他的剪輯真的節奏感超好,當差不多想睡時突然就會換一個方式,或者切一個小插曲,又可以順順的繼續。「說書」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他是那種能把書詮釋的很恰好的人——不表演才是最厲害的。
♯..♭..♯..♭..♯..♭..♯
推薦使用的筆記軟體:Heptabase ,點選後立刻試用。
經過許多嘗試後最適合個人學習記錄的工具。
♯..♭..♯..♭..♯..♭..♯
想留言可來IG:https://www.instagram.com/vannyma/
收聽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vannyyma/platforms
贊助謝謝泥~:https://portaly.cc/vannyma/support
《Vanny’s Note》電子報訂閱:https://vannyma.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