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知道一些,關於《艾諾拉》的夢想。

Anora

《艾諾拉》,一開始純粹是衝著奧斯卡的光環,看完之後會有一種「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它會得獎」的感覺。因為它有一種生命力,那種生命力像是一種野蠻生長的感覺。雖然導演並不是新手,但可能本質上還是拍小成本電影的,所以整部作品每個地方都像是用盡全力地讓這個故事活起來。

當然女主角的表現功不可沒。如果沒記錯的話,片中她的角色是 23 歲吧?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她雖然是一個「性工作者」,但整體氛圍並不像是已經看破一切的那種人,而是仍然保有自我。例如,她在工作時,你不能說她「很不快樂」,像是被迫做這份工作,但你也不會覺得她對身邊的一切是完全坦然接受的。她還是有不滿意、不開心的地方。我覺得她微妙地踩在了一個平衡點上,那個平衡點就在於——她還不是那種已經疲憊不堪、等著下沉的故事,而是一個出乎意料地遇到難得機會的人。而且這個機會也不是她刻意設計來的——她嫁給了俄羅斯的富豪之子。

前半段的觀影感受就是開心、快樂,大家一起玩鬧,但後半段就急轉直下。富豪之子的父母派了幾個手下來,要趕快取消這場婚姻。大家最難忘的橋段應該就是那幾個手下衝進他們家,因為他們要讓寶貝兒子「回到正軌」,可那個寶貝兒子卻突然衝了出去。而這個女生就這樣被兩個男人「綁架」在家裡。

其實我自己看這一段的時候,感覺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對應到最後最後,其中一個(就算是好人的)男配角在跟女主講話時,他仍然不覺得自己在欺負她,只是說:「因為你一直攻擊別人,我想讓你冷靜下來,所以才把你綁起來。」但對於女主來說,她在那種無助的情況下,只能努力讓自己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感受,那段戲的對白像機關槍一樣,每個人不斷地在講話,激烈程度讓人喘不過氣來。你可以說這段戲非常瘋狂、難以想像,但對我來說,真的很不舒服。因為這個女生在那樣的情境下,幾乎沒有任何反擊的可能。她只能極力爭取一點點自由,這讓人覺得有點傷心。

然後我可能也搞不清楚,當她的老公跑出家門、拋下她一個人之後,為什麼她還會覺得跟老公對話是有用的?她一直有種「這真的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她得到了某種從來無法想像的東西,她不想讓這樣的幸運消失」的感覺。這算是否認現實嗎?我也不是很確定。

所以回頭來看,你會發現這部片讓人難以言喻——因為它的生猛感令人感動,女主角不斷努力的姿態也讓人動容。但另一方面,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太了解這個女生。比如,我不知道她的喜好,只知道她有一個媽媽,還有一個會想搶她東西的姐姐。但她的夢想是什麼?她在意什麼?她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些都很難從電影裡拼湊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會覺得有點可惜。

但我不確定男性觀眾看這部片的感受會不會不一樣?會不會覺得這樣就夠了?畢竟劇本本身也很好,人家還拿到了奧斯卡啊,對吧?這點讓我感到困惑。因為整部劇本裡,連多幾句相關的對白都不能有嗎?這讓我有點無法理解。不過,這並不影響整體觀影感受,因為女主角在許多細節上的表現,的確補足了一些空缺,但我還是期待能看到更多。

另外,有一個地方我也不是很理解。當俄羅斯媽媽來威脅女主,說:「你一定要跟我兒子分開,否則如果你有房子,我就讓你的房子不見;如果你有錢,我就讓你的錢不見;如果你有車,我就讓你的車不見。」而她就屈服了要去簽婚姻註銷。這段讓我有點疑惑,可能也跟前面提到的問題有關——就是這個女生的夢想到底是什麼?她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她不是應該幾乎一無所有了嗎?為什麼還會害怕這些威脅呢?因為我對她毫無所知,所以對她的選擇充滿困惑。

然後再多聊一個角色——那個男配角,也就是片中的打手。一開始,至少對我來說,他是非常搶眼的。因為他雖然看起來安靜地站在一旁,但一直都在關注周圍的狀況。結果回來查了一下才發現,他現在在俄羅斯算是當紅小生,最近還演了普希金!天啊他演普希金,這真的是不知道會有多精彩,讓人很期待。而且後來才發現,他居然有入圍奧斯卡,真的很值得。這種安靜的角色,卻帶著一點點複雜的內涵,他真的詮釋出了一種很動人的感覺。我覺得這也是這部電影特別之處——每個選角都很有意思。只是可能導演對每個角色都太有情感了,所以很多可以刪減的部分,他都捨不得刪,才會導致片長超過兩個小時吧。

雖然剛剛講了很多我不能理解的地方,但總結來說,這仍然是一部讓人無法不被感染的電影,這點實在太厲害了。《艾諾拉》就是毫無保留地攤開在你面前,直接讓你感受,這種情感的觸動幅度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到了最後一幕,或許你不需要活得那麼累?又或許你突然發現有人對你好?又或許只是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這就是這個厲害的結尾,讓人在最後又被撞擊了一次的原因。